軌道交通業的發展對鋁材等相關產業的影響
日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標志著香港正式加入了國家的高鐵網絡,踏進了高鐵的新時代。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交通網絡的建設對于一座城市的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隨著近年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高鐵的建設也逐漸加快了進程。在我國高鐵技術不斷提升的同時,高鐵沿線城市也由此得到了巨大發展機遇。無數大中小城市因高鐵而串聯,城市間、地區間的流向更加便捷和高效,高鐵網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中國城市的格局,借力高鐵,一座座城市正在崛起。
軌道交通業的發展直接拉動相關材料的市場需求,工業鋁型材是高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鋁型材是高鐵實現輕量化的極佳材料。早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較發達的一些國家就開始采用鋁型材來制造鐵路車輛,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等國家,目前國內高鐵列車車廂已大量使用鋁合金材料。
軌道車輛鋁型材
鋁合金的密度大約是鋼材密度的三分之一,而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比鋼合金更高的強度。因此在強度剛性滿足高鐵車廂安全要求,同時使用鋁合金可以大大減輕高鐵列車車廂的自重。由于鋁的表面易氧化形成致密而穩定的氧化膜,所以耐蝕性好。鋁有較好的鑄造性,由于鋁的熔化溫度低,流動性好,易于制造各種復雜外形的零件。鋁合金仍然保持了質輕的特點,但機械性能明顯提高。
無論是高鐵還是地鐵車廂,主要材料都是鋁合金。據了解,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車車體必須采用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350公里以上的列車車廂除底盤外全部使用鋁型材。目前,磁懸浮車輛和時速超過200千米/小時的高鐵車體都已全部鋁化,其他軌道車輛廂體的鋁化率也已超過40%。在所采用的鋁中,以擠壓型鋁材為主,約占總鋁材用量的76%,板、箔、管、帶約占24%。其中除了制造軌道車輛需要應用大型材,還包括一些板材、箔材、管材、鍛件等,還有門窗、行李架、裝飾件、貯柜、推車等小型材。
一般而言,一個高鐵車廂使用的鋁合金大概有10噸左右,整個車身的重量要比全部使用鋼材減輕30%-50%。有資料顯示,交通工具的重量每減少10%,燃料可節約8%。在報廢回收時,鋁型材產品可以實現100%回收,回收鋁型材循環再用可以減少95%的能源消耗。
政策導向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14萬千米~15萬千米,其中高速鐵路5萬千米~6萬千米,預計“十三五”期間高速鐵路總竣工里程將達3.3萬千米,比“十二五”末的1.6萬千米增加1.0625倍,基本建成高速鐵路網骨架。與此同時,國家也降低了各大城市申報建設地鐵的最低人口數量從300萬到150萬,這樣會使國家能夠建設地鐵的城市從30個猛增至90個。據專家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用鋁材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應當在22%以上。
高鐵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千里江陵一日還”早已變成現實。
高鐵產業代表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業的水平,大型交通運輸用鋁材為中國高鐵成為中國高端制造名片做出了重要貢獻。高鐵的輸出,意味著全產業鏈條的輸出,包括工程建筑、設備制造、機車車輛、后續維護等各項產業,都將得到大幅度提升。